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网易数帆汪源:低代码仍然被“误会”市场明年

时间:2023-05-17作者:admin浏览:

摘要:欧亿注册 2023年四月底,在北京见到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网易数帆总经理汪源,他展现出对于低代码、生成式AI技术非常开放的分享状态。汪源是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

  欧亿注册2023年四月底,在北京见到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网易数帆总经理汪源,他展现出对于低代码、生成式AI技术非常开放的分享状态。汪源是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他负责的研究院在2006年已经成立,早期的网易数帆就是研究院的技术团队,支撑网易公司的数个主要业务板块,可以说是网易公司里的技术专家。2016年开始,这 个 团队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

  此次发布会低代码战略也是较为低调的网易公司CEO丁磊为数不多地为业务站台。丁磊的支持来自几点原因:数帆低代码业务自20年以来,靠着其“低门槛、高上限”的差异化定位和较早的布局,已经让它成为低代码行业中跑在前面的玩家。如今,低代码更是成为网易的战略性业务板块,在网易内部效率提升、人才建设,对外商业模式,以及低代码工程师培养的社会价值方面,都进入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丁磊也在发布会现场的视频VCR中对于三年前推出的低代码平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所以推出低代码平台,是因为看到了企业的数字化门槛有无限降低的可能。今天,人工智能的价值被引导到了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一个指令,就可以开发出支持几万人使用的复杂智能产品。很明显这是一个生产力马上就要倍数迸发的时代,也是一个企业做出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机,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好的时机。”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网易数帆发布了自身的全新低代码战略产品:CodeWave 智能开发平台。这是在AI全面沁入软件和软件开发领域之后,网易数帆低代码产品的重要升级。

  AI智能模型的引入,对于低代码行业的改变在于,促进开发快速迭代,包括可视化开发、代码的自动生成以及实时预览等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这会给低代码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大价值。而这背后还需要开放API、插件的生态资源的形成。

  ChatGPT4的成功发布,以及AI编程震动了业界。在网易数帆的发布会上,媒体毫无悬念把重点放在了AI、生成式AI对低代码这一行业的改变上。

  据了解,网易在预训练大模型上的研究是从2018年起步的。两年前,网易承担了浙江省“预训练大模型”科研项目,与其共同研发大模型,主要研发方向是智能生成代码、文本理解、智能生成SQL。在网易公司内部,网易杭州研究院、互娱、伏羲实验室等,都有从事AI研发的团队,也都基于这个架构开展了智能大模型的相关工作。

  而网易自研的智能大模型成为 CodeWave 智能开发平台在整个软件生产领域智能模型的基础。

  目前,在智能软件编程代码生成平台上,网易常态化活跃的工程师已经超过千名,人工智能生成的代码占比达到15%。

  汪源也在专访中回答To B新势力自己对于人工智能、智能编程这种高关注度的感受,他直言当下低代码市场的现状,整个行业做了两三年,热度有,但是在企业内部核心场景的落地比例并不高,推进进展没有想象中快。

  汪源同时对数帆自身的低代码业务保持自信,他提到,如果在POC场景下,网易数帆被客户选型成功的比例非常之高。“现在,还是有很多客户搞不清楚低代码、零代码的区别。低代码能做的并不是一个小报表,一个问卷调查系统,而是完成复杂的逻辑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做成一个CRM或者ERP这些关键应用,而不是长尾应用,这是很重要的。”

  对于为什么在当下时间节点,网易要在低代码市场发布低代码 CodeWave 新战略的关键原因。汪源回答了两点。

  他认为,软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找到了它的核心关键变量,最核心的是两点:1.智能大模型技术;2.全栈低代码技术。当下中国社会的背景是,数字中国建设目前对软件产业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作为软件基础能力的提供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汪源认为,从产品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包括智能大模型全面应用到低代码产品平台过程中,其所带来的这种业界的关注来预估,可能会在明年出现一个小小的拐点。

  虽然是第一次访谈网易低代码业务,但其一个特质令我印象深刻。和目前其他低代码公司战略相比,网易数帆强调低代码人才的战略布局。低代码认证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超过一千名成功结业拿到低代码认证的工程师,这证明了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完全能够走得通的。

  汪源强调,这一千名成功拿到低代码认证的工程师并不需要具备非常好的学历背景。

  “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确实能够非常有效地把软件人才的门槛降下来。在去年做的低代码大赛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参赛选手只是拥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大专学历,在整体的认证工程师里面,这个比例就更高了,而超过50%的获奖选手是非常年轻的00后。”

  网易数帆目前明确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掌握大模型技术,以及全栈低代码的产品和人才培养。我也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对汪源进行了访谈。以下为访谈纪要:

  汪源:IDC预测,25%中国500强的公司,在2025年之前都会成为软件公司。很多央国企、头部的企业都纷纷成立了科技子公司。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来自新技术元素的加入和技术的变量,就是现在的智能大模型技术会进一步改变低代码技术。

  汪源:在全栈低代码方面,2020年发布了平台的预览版,2021年发布了平台的正式版。目前则不断在网易集团内部通过低代码平台,建设了很多相关的应用,其中涉及人力资源部,还涉及游戏、有道核心的业务部门。面向金融、政府、汽车、ISV一些相关的行业方面,也都帮助不少的客户成功地构建了一些关键和复杂的应用。

  宇婷:我们今天谈到的智能开发平台,数帆的整体业务,两者之间的脉络是什么?

  汪源:CodeWave是我们数字化业务中的一个板块,属于数帆的一个子业务。网易数帆的低代码平台,就叫CodeWave智能开发平台。原来我们叫轻舟低代码平台,现在我们认为,在这个平台里面,低代码作为两大核心技术之一,当然还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加上智能大模型也是核心技术——所以简化成智能开发平台。

  汪源:研究院其实成立的时间是很早的,我是在2006年研究院成立的时候最早到研究院的。网易数帆就是研究院里的技术团队,走向市场之后,成功的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叫网易数帆。所以现在可以说研究院孵化了网易数帆的这样一个业务。

  宇婷:整场发布会下来,你收到了哪些反馈?有哪些感受,是否和此前想的有不一样之处?或者在你的预料之中?

  汪源:我觉得比较一致的是大家对智能大模型、智能编程关注度很高,包括后面刚才提问也是,很多人都问类似的问题。

  第二个,我感觉大家觉得低代码这个事情可能做了两三年,感觉在企业的核心的场景里面落地的比例也不是很大,所以会问现在阻力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事情好像推进得也没有那么快。

  大家关注这些问题跟我们的预期是相符的,现在这个市场确实没有到一个明显的拐点,有很多的客户包括生态合作伙伴的态度其实还是比较谨慎的,就问我这样的平台技术成熟度怎么样。

  对我来讲,因为单纯的人才队伍可能会面临冲击,加上各方面的原因,带来当下技术落地难的现状。虽然各行各业也都有应用,而且以信通院为口径,有30个亿的市场规模,但在国内的应用速度不算快,整体上真正把低代码用到核心产品里面去的还不多。

  我们在做市场的时候,一些银行的客户会拿出核心的场景跟你做POC,这个是我们最欢迎的,一般这样做了之后,选择我们的概率就比较大。因为他知道你这个平台的专业度是会比同类产品高。

  如果他拿的是一些非常轻的,比如说两三天就做完了POC的低代码需求和应用,就很可能没有感受出来我们平台的专业性,甚至他都感觉不出来低代码平台跟零代码平台有什么区别。

  汪源:这个门槛可以这么理解,基本上像专科生培训一个月的时间能够顺利地成为专业的软件开发人才。

  宇婷:数帆现在在网易内部处于怎样的战略位置,丁磊很低调,我观察到他这次为数帆站台。

  汪源:因为我们这个产品在三年前推出,一开始丁磊也不确信我们这个产品技术上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层面。他在公司里面试着去推,会看相关部门的反馈,后来他发现这样的平台确实能够逐步地去替代我们原有的那种用专业团队才能做的软件开发工作。

  我们从公司的整个IT部门、HR部门,包括有道、游戏、媒体业务来看,很多团队觉得这样的技术能够让一个人做一个完整的应用,而不是需要前后端配合、产品策划这些一个小的研发团队才能做。

  第二,这样的软件人才供给是非常充足的。如果去培养低代码的工程师,完全不要求他以前是什么计算机相关专业。可以经过一些简单的面试,只要他的基本逻辑还行,就能够培训出来,这样招人跟原来相比差异很大。原来像网易招一个工程师,对软件开发的技能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汪源:低门槛、高上限。要实现在各个行业核心领域生产落地,网易数帆对软件产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革,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样把软件研发的过程做到同时满足低门槛和高上限,这两个原来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条件。

  CodeWave如何打破这种矛盾性?是通过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和智能大模型底座,用拖拉拽和自然语言描述可以快速搭建应用,做到了低门槛。同时,专业级的软件开发技术上限比较高,能够开发出复杂的类似于ERP这样的应用。

  汪源:CodeWave把两大核心技术,全栈低代码技术和智能大模型技术,全面的融合在一个非常完整的面向软件开发的平台里面去,实现了软件研发的全链路。也就是说,从软件的设计开始,经历开发、测试、运维、运营,全链路、全智能地覆盖,并融入包括NLP、计算机视觉等各方面多模态的模型。

  CodeWave目前率先重点面向六大行业,包括政府、金融、制造、新零售、汽车、制药。这里面包括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核心的十大场景,引领行业客制化、场景化落地的解决方案。

  汪源:低代码教练其实是网易数帆特设的一个岗位,之所以称之为低代码的“教练”,是因为他们不是单纯的低代码的码农或者程序员,而且也还经常为一些客户的团队去做培训赋能的工作,不仅能够自己开发,还能教别人用低代码开发。我们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低代码教练,等于也在进一步降低企业落地低代码的门槛。

  举个例子,网易数帆在跟一家很著名的大型保险公司合作,大家知道保险公司有很多的分支的机构,但它自身的研发力量又相对比较有限,不可能服务到所有的分支机构,但同时其实对IT的要求很高,需要做很多对客户的运营等动作,这些都需要数字化的支持。

  在和他们进行低代码合作之后,我们的低代码教练就帮这家保险公司培养了在各个分支机构里能够做低代码开发的种子选手,大概培养了一百多个低代码的开发者。在2个月里,做了大概80个应用,来支持各个分支机构对客户的运营。

  汪源:他们的院校背景有不少是专科的,比如园林学院,也有不少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人。

  汪源:很有价值啊。我们前段时间讨论,打算再去做一个实验,去招网约车的师傅、快递员,看看他们能不能顺利成为软件开发的人才,这件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的理解就是,中国每年有一千万的毕业生,985、211或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很少,可能只有50万,另外的950万可能没想到他们也有做软件开发这个选择。

  现在,我认为1000万里面至少有500万会觉得只要稍微努力一下,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也是有可能成为一个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

  这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尤其是现在各行各业要去做数字化转型,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整个软件人才的供给就500万的小盘子,这也导致有很多软件需求没有被满足。

  因为开发一个企业的关键应用,比如典型的像ERP这样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专业软件开发人员,而且分工非常细,需要将人员分成面向前端、后端等方面。即便开发一个最小规模的软件都没有办法由一个人做完,需要由一个团队来做,这对于软件供给的水平产生严重的制约,导致我们每做一个软件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软件产业是急需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解决问题的核心是需要在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实现突破。

  但是拿一个码农跟外卖员相比,不仅用人成本很高,对他的教育背景的要求也是高的,我们希望把人才的门槛降下来。

  这样的话,以后是否做程序员取决于你自己的职业选择,而不是你教育背景的限制。我想让任何人知道,我如果要选择做这个行业,我都是可以做的。

  宇婷:所以说很多可以做低代码的人,往往是被院校和资历卡住了,把这帮人解放出来,做低代码的市场空间会很大。

  汪源:对。当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还不够,我们培养了刚刚超过1000名的工程师。事实上,1000名工程师也满足不了多少需求,等到培养了5万、10万名工程师的时候,我相信市场上会发现,原来有这么一群人能够以这么高的效率、这么低的成本,帮助我们去交付需要的软件,到那时,我觉得影响力就会大起来。

  宇婷:美国的IT趋势中无代码是很重要的潮流,中国目前主要在提低代码,两个国家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

  汪源:我认为中国市场是低代码和无代码并存的。我认为都会很大,至少比现在的规模大。现在两个加起来有30个亿,以后加起来有也许3000个亿,不管3000个亿怎么分,对于两个行业任何一方,机会都会比现在大非常多。

  中国是低代码市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我认为,绝大多数的软件生产还是会由比较专职的软件工程师来完成,这个市场就是低代码的市场。也有一部分的软件是由非软件工程师,就是由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来完成,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软件开发的技能,但是他们能够掌握的肯定都是无代码的软件开发技能,基本掌握不了低代码,所以这部分也会有一个市场所在。但我们认为,绝大多数是由专业的软件开发人才在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里面完成的。

  这几个理由能够支撑我的观点:第一,天然开发就是由专业的程序员去做的,因为只要软件的复杂度超过个人使用水平的话,还是由一个专职的人去做比较好。如果是个人使用的小软件,那就是无代码的市场,自己做的东西自己用,甚至不会找专职的低代码程序员,自己就去做了;或者说在一个非常小的团队里面,比如我今天要搞一个调查问卷,年会要搞一个抽奖小程序,这种长尾的软件是无代码的。

  但是大部分软件资金投入,肯定还是在一些企业级的专业的软件里。这个专业的软件其实是从人和人的分工角度出发的,一个企业的软件需求主要还是由IT部门承担,但这个IT部门肯定是业务部门的IT,不是在集团的IT,而且还是由专职的工程师做,没有必要让企业所有的人开发企业的ERP,这也是不现实的。

  第二,不应该是所有的企业自己去招人,自己做软件,这很难实现软件生产的复用,尤其是中小企业。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它的同行很多,但如果大家都是用自己的人去开发软件,比如这家公司做一个外贸通,那家也做一个外贸通,因为同行竞争的关系,也不会共享知识,这对于整个软件生产是很大的浪费。现在中国的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一个格局,就是由一些有能力的软件生产企业,我们叫它软件服务商或者软件开发商来面向这些企业服务。他们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中的软件资产和管理复用机制,通过服务、接口、组件等支撑的前提下,做很多形式的软件资产的复用。比如如果这些企业都是做外贸的,它的软件由一些典型的很熟悉做外贸行业的服务商来做,然后在另外一家企业能够很好地复用,这其实能一定程度降低浪费。

  汪源:我们现在做的资产管理,从功能水平上已经有比较强的能力了,但光靠网易我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现在重点是跟最头部的软件生产企业谈合作,包括像浙江省有一些软件生产企业和运营商下面的很多软件服务公司。

  他们可能都是分行业的,有的做政府的比较多,有的做医疗比较多,有的做教育比较多。他们一旦开始大规模地应用我们平台,就能够让经验顺利地进行重用、共享,实现这家跟那家企业经验的交流,这个情况自然就会出现。

  宇婷:你此前写过一篇文章《ChatGPT让现在的软件都土掉渣了》,对于未来交互软件界面设计的观点很犀利,低代码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明确的改变吗?

  汪源:我先说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交互肯定有非常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软件来讲,有非常多的软件都需要考虑自然语言交互的入口,哪些功能我通过这个入口调用,尤其是不用给软件里面很多零零星星的、不常用的小功能去做一个图形化的界面。说实话,如果将那些功能做成图形化的界面,用户很难找到,因为不常用,但是他只要知道这个功能,自然会调用这个能力,所有的软件都应该这么考虑。

  第二个问题,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它应该考虑企业里所有的软件,比如OA、CRM、项目管理等软件搞一个统一的入口,让大家通过入口去调用能力。比如说我要请假,我不用打开OA系统,而是输入自然语言,就自动调OA系统的接口。

  跟低代码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抽象,低代码是把软件生产流程规范起来,软件能力通过API被自然语言进行自动调用。

  现在,有很多做软件的没有做API的意识,大量的软件有用图形可以操作,但是不可以通过API调用,会有这样的缺陷。我们在设计低代码平台的时候,会让它在开发的同时自然就会产生一份API出来,这有利于对话式的交互在企业里落地。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销售热线:客服QQ:770725074

联 系 人:主管QQ:770725074

娱乐网址:

集团邮箱: 邮箱770725074@163.com

友情链接 :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